地下水的脆弱性(地下水的脆弱性体现在那方面)
1、Plamquist于1991年这样定义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脆弱性是人类活动或污染源施加于地下水地下水的脆弱性的一种危险性度量地下水的脆弱性他同时指出,如果没有污染源与人类活动存在,即使最易污染地下水的脆弱性的地下水也不可能受到污染,因而脆弱性就无从谈起美国审计署于1991年应用“水文地质脆弱性”来表达含水层在自然条件下的易污染性,而用“总脆弱性”来。
2、垂向净补给量对地下水脆弱性具有双重影响当垂向净补给量大时,携带的污染物量多,同时污染物被稀释的可能性增大,所以这两种相反的作用和决定地下水的脆弱性了垂向净补给量对地下水脆弱性的贡献大部分研究中认为,研究区内的垂向净补给量没有大到可以产生稀释作用,所以一般采用简化的方法表示垂向净补给量对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
3、地下水的脆弱性是指污染物到达含水层的难易程度,它反映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含水层系统抵御外部环境污染进入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保护能力地下水脆弱性愈高,含水层系统自我保护能力愈弱,地下水愈容易遭受污染反之,含水层系统自我保护能力强,地下水愈不容易遭受污染1970年Margat等提出的地下水。
4、对南昌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地下水的脆弱性了评价,得出结论南昌市赣江抚河沿岸砂滩脆弱性高,防污性能极差红谷滩新区莲塘及八一桥的赣江分支地区,脆弱性较高,防污性能差朝阳洲扬子洲的河间地块,脆弱性中等,防污性能中等凤凰洲蒋巷及西北部冲沟地带,脆弱性较低,防污性能较好老抚河以东地区和北西部岗间地带脆弱性低,防污。
5、地下水脆弱性指由于自然条件变化或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遭受破坏的趋向和可能性,它反映了地下水对自然和或人类活动影响的应付能力,地下水脆弱性一般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地下水污染风险是指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概率及污染预期损害程度的叠加它表示含水层中地下水由于地表的直接活动造成污染的。
6、1968年,法国人Margat首次提出了地下水脆弱性这一概念他认为地下水脆弱性是水文地质条件的函数,可以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地下水脆弱性程度而脆弱性图可以反映含水层不同位置的天然环境保护能力,也可以用于地下水污染防护带的区划Margat,1968此后,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有关学者从不。
7、三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方法 一采用计分制评价地下水脆弱性在Castelfusano地区,通过DRASTIC方法D是地下水埋深,R是补给,A是含水层岩性,S是土壤层结构,T是地形,I是渗流区影响,C是水力传导系数来评价地下水的脆弱性这一方法基于以下假定污染物随大气降水从地表进入地下水,其迁移速度与降雨入渗速度一致。
8、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反映了含水层介质的水力渗透性能,控制着地下水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下的流动速度,从而控制着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的速率,研究区内含水层岩性为粗砂砂卵砾石,渗透性较好,故认为该因素对脆弱性区分不是很大,故列为最次要根据以上分析,由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见表48表。
9、因此,地下水脆弱性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复杂,应结合具体问题遴选主要影响因子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因子,包括两部分一是固有脆弱性评价因子二是特殊脆弱性评价因子固有脆弱性评价因子主要有土壤性质包气带特征含水层特征补给量地形含水层的下伏地层以及与地表水或海水的水力联系状况在地下水特殊脆弱性。